选相机教程分镜
对称上半身1-1
每一次发布节目,或者做直播的时候,都会有同学问我这样两个问题,分别是这是用什么拍的?还有求推荐相机,尽管每一次都会回答,但是这些问题始终还在不断出现。
欢迎大家来看我的新节目,在这个系列中,我会和大家分享所有大家想要了解,关于摄影的一切。
今天我们来聊聊大家都喜欢聊得器材。
今天我会结合我实际拍摄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我用过以及正在用的相机,还有我现在想要去购买的相机。
侧面仰视肩以上1-2
在我刚刚到达日本的时候手上只有一台佳能500D,我用它拍了很多很多的照片,但是因为这台机器拍视频只有720P,参数也没办法手动设置,,所以一直想要买一台能够像拍照片一样手动控制,至少有1080P的相机。
于是我赶快找到了工作,缓解了生活压力,预支了之后几个月的工资(眼睛向下看),
手里拿着5D2+50 1.8的特写1-3
买了一台二手5D2,这台5D2虽然因为一次进水事故已经报废,不过我把它保留到了今天。
说起5D2,这台机器还有个外号叫无敌兔,佳能出的全画幅单反,为什么要买单反拍视频而不是买摄像机?因为从无敌兔开始,单反也可以像电影去掉电影直接用摄像机摄像机一样,
手动设置参数的特写1-4
像拍照片一样手动控制参数,
拆下镜头的特写1-5
可以换镜头
CMOS特写1-6
而且无敌兔还可以用全幅来拍视频,很多电影机只能用只有全幅一半大的M43传感器来拍素材摄像机的画幅更小,一英寸,关于画幅我会在接下来的视频里讲解,这里先提前说一下,全画幅要比其他残幅拍到更广的画面、获得更好的虚化效果、还有夜景下更少的噪点。
而且5D2拍照也不错,2008年发布的机器2013年买二手还能以不错的价格得到,对于当时经济状况的我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当然,其实如果不是5D2进水,我是不会去买5D3的,毕竟无论是视频还是照片,用来在网络发布的话5D2到现在还没有过时。
我的第一份打工持续了一年多,渐渐有了一些积蓄,在一次痛车展的拍摄中,5D2因为防水胶圈没有被工厂大妈装好意外的进水,所以我不得不升级了5D3
拿起5D3+24-70组合1-7
,到现在为止我还在用5D3拍摄部分视频素材,当然大多数是图片或者延时。
5D3在视频方面和5D2相比有了一些加强,比如码率的提高,不过不调色很难感觉到差距;增加低通滤镜遏制了摩尔纹,当然这降低了锐度;高感下噪点的减少,不过现在大法A7S出现后提高感,这些都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图片拍摄这边对焦系统有比较大的升级,当然相对现在竞争对手的产品来说也不算出众。
不过因为5D2实在是太老了,买二手都不一定买到,所以很多人选择5D3,包括现在还有人选5D3,当然我不推荐这种行为。
居中,胸上,后期放大、改构图1-8
接下来,进入了4k时代,尽管电视,手机这些设备的4k屏幕还没有普及,但是拍摄设备,4k已经变成了日常,为什么?
4k要比1080P的分辨率高4倍,而非2倍,所以对于最终要以HD分辨率发布的素材来说,我可以像这样在后期做出推镜头的效果,当然,后期修改构图也不用担心影响画质。
4k的素材要比HD锐,单反和无反的镜头至少用来拍6k分辨率的照片没有问题,拍摄4k视频镜头的分辨率也不会成为瓶颈,素材分辨率从HD升级到4k后,不用太纠结镜头品质也可以大幅提升锐度,或者说是提升画质,这是一个非常省钱提升又特别明显的策略。
当然素材分辨率的提升让调色也变得容易,不过调色我会在今后的视频中说明。
卖场中摆放的各种镜头,M43的机身1-9
松下GH4,它用很低的价格满足了较高的性能需求,和之前5D2和5D3一样,它作为一款高端无反相机,可以允许用户手动调整参数,也可以更换镜头,而且因为GH4使用了M43卡口,1M43卡口的镜头群很多,比如松下自家,奥林巴斯家,还有例如三洋,中一光学等第三方副厂镜头使用这个卡口的机器还有一些电影摄像机,其他厂商比如奥林巴斯也同样用M43,1所以镜头和各种转接环应有尽有,将来还会有更多M43卡口的便携相机,航拍相机出现,所以手上已经有的镜头也可以物尽其用。
这台GH4差不多跟着我走遍了日本,我带着它在烈日下拍摄,在火山上露营,在严冬的荒野上步行,可靠性非常让我满意,而且耗电也很低,带5块电池可以放心拍上一天,而5D系列10块电池用一天都要小心一些。
上稳定器用手点击翻转触摸屏对焦的特写1-10
翻转触摸屏让操作简单了很多,自动对焦经常呆萌失灵但是完全可以用,
峰值对焦演示,对比5D3 1-11
峰值对焦一种对焦辅助轮廓也没有像5D装了魔灯固件一样很卡,当然,其实5D本身是没有峰值对焦的。
96P慢动作虽然码率太低,不过可以用在网络发布的视频中。
GH4是一台比较让我满意的机器,除了高感弱光情况下能力不强需要小心使用外没有其他硬伤。
提到GH4,还会想到GH4的廉价版G7,现在和我一起拍作品的室友买了一台,同时当做副机使用。
也就是现在正在拍素材的这台,现在我们把拍素材的机器换成GH4,把G7拿下来。
手里拿着G7介绍 1-12
G7可以在价格便宜一半很多的基础上,获得和GH4一样的4k素材,甚至在弱光下高感下有更好的表现,
在新宿直接拍高感对比1-13
但是看一台相机不能只看画质,可靠性和手感更加重要。
便宜的代价,G7的机身没有防水设计,在天气不理想的时候,尤其是雪天将会失去很多拍摄机会,塑料机身也相对GH4的铝制镁铝合金机身没有那么耐冲击,一些意外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拍摄。
G7的SD卡插槽和电池槽设计也会为拍摄增加麻烦,SD卡是很脆弱的载体,
一堆16GSD卡的特写1-14
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往往不会使用容量太高的卡,因为容量越高的SD卡损坏就会丢失越多的素材,目前我们用的都是16GB的卡,
拍摄时间倒数特写1-15
GH4和G7的话,拍摄4k素材使用16G SD卡可以拍20分钟左右,稳妥起见,我们在拍摄了15分钟左右素材的时候就要换卡,
GH4换SD卡的特写1-16
GH4更换SD卡是这样直接在机身侧面开启,
G7换SD卡的特写1-17
而G7需要开启底部的电池盖,然后才能取出SD卡,拍摄视频的时候很少人会像这样直接握着相机,
相机从快拆下来的特写1-18
一般都会上三脚架,稳定器,或者其他的支架,换卡必须打开底下电池盖就意味着把机器从快拆快装板或者上拆下来才行。
GH4换电池手感特写1-19
GH4换电池手感是很好的,电池盖自己弹开,拨开卡口电池就会滑出来,然后把新电池装进去卡紧就可以换好,G7的电池仓并不会完全弹开,而且电池的更换也没有GH4那么快。
G7在功能上和GH4也有一些区别,比如不支持慢动作拍摄,不支持录制拍摄的同时输出HDMI信号,这一点在直播上很有用。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们将来打算购买的机型
SONY A6300
在卖场体验A6300的素材1-20
APS-C画幅,比M43要大一些,实际上拍摄的是6k素材,机内处理超采样压缩为4k,所以在现在可以找到的对比中,A6300的锐度胜过了A7系列。A7S2R2超采样
高感弱光下要比M43好太多太多,至少到6400的iso还可以用,而GH4到800就要小心了。
A63004K模式下果冻效应1080下果冻效应基本不存在果冻效应是目前A6300已知的最大硬伤,当然还有索尼的镜头群不够完善这个缺点。
SONY RX100 M4,又叫黑卡4
在卖场体验RX100M4的素材1-21
支持4k拍摄,镜头素质也不错,非常适合随身携带抓拍一些素材。
而且还有目前我使用的所有机器没办法比拟的优势,可以拍960FPS的慢动作。
缺点正如大家看到的,机身太小手感几乎没有,不能换镜头,机身自带镜头没有广角可用最广24,视频下28,不过在这样的便携性,价格,还有能拍960P慢动作的情况下对我的吸引力很大。
上半身居中构图1-22
这些就是目前我长期使用过,还有想要购买的相机推荐,大家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之后给我留言,我会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挑选有价值的疑问来和大家分享。
为了公平性,目前这个系列的视频是没有赞助的,如果你认为我们的节目做得不错,欢迎通过支付宝投食。
很多时候,我还会做日本各地活动,风景,圣地巡礼的户外直播,直播的时候也可以回答大家的疑问,对户外直播感兴趣的同学欢迎关注我的微博,获得直播预告,这一期就这样。
([url=mailto:%E7%BB%93%E5%B0%BE%E5%87%BA%E4%B8%80%E8%A1%8C%E6%9C%89%E6%97%A5%E6%9C%AC%E7%9A%84%E8%A7%86%E9%A2%91/%E7%9B%B4%E6%92%AD/%E5%9B%BE%E7%89%87%E6%8B%8D%E6%91%84%E5%A7%94%E6%89%98%E8%81%94%E7%B3%[url=mailto:BB426@pc426.com]BB426@pc426.com[/url]]结尾出一行有日本的视频/直播/图片拍摄委托联系[url=mailto:426@pc426.com]426@pc426.com[/url][/url]的文字)
空镜头
手里拿着5D2+50 1.8的特写1-3
手动设置参数的特写1-4
拆下镜头的特写1-5
5D3和GH4 CMOS特写1-6
卖场中摆放的各种镜头,M43的机身1-9
上稳定器用手点击翻转触摸屏对焦的特写1-10
峰值对焦演示,对比5D3 1-11
GH4和G7在新宿直接拍高感对比1-13
一堆16GSD卡的特写1-14
拍摄时间倒数特写1-15
GH4换SD卡的特写1-16
G7换SD卡的特写1-17
G7拆下来开电池盖的特写1-18
GH4换电池手感特写1-19
在卖场体验A6300的素材1-20
在卖场体验RX100M4的素材1-21
器材
- 三脚架 X2
- GH4 G7+镜头
- 5D2尸体+50 1.8
- 5D3+24-70
- H4N
- 麦克
- 电池
- 卡
- 转接环,线 充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