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摧残身体的毕业制作拍摄,休整了2天终于感觉好些了,所有内容会在今天开始陆续恢复更新,大家久等了。
这一次先把制作周期最短的图文更新一篇,又摸到了熟悉的键盘,又可以开始做一些创造的感觉真是太棒。
2016年7月21日,我受邀去了上海,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把我的直播机带到上海,通过直播BML活动,以及场内和观众面基的形式来帮助邀请我的公司宣传他们的展位。
自从2013年10月4日到达日本后,因为假期短暂,想要拍的东西根本拍不完,我就再也没有时间和预算回过国,这一次是我去日本后第一次回来。
但是可惜的是因为日程比较紧,所以实在没有时间见母上,只能之后有机会给母亲办探亲过来见面了。
出发的当天东京周边飘着小雨,有点担心富士山拍不到,在出发之前还特意去flightradar24查了往返航班的航线确定富士山的方向,然后选了左侧远离机翼的座位。
这次坐的是ANA的787。
这一次坐的是经济舱,每个座椅配了一个触摸屏还有一个有线的遥控器,可以看电影玩点小游戏,或者和其他座椅的人聊天之类的,不过对我来说最有用的功能是看地图,这样可以简单确定下面我能拍到什么。
座椅的角度虽然可调,不过因为经济舱空间比较狭小,途中我稍稍向后调了一下就遭到后面熊孩子用脚蹬我座椅的反对,加上哭闹也影响到我拍素材,所以只好全程保持默认。
很幸运,飞到富士山附近的时候变成了多云天气,可以从舷窗清楚看到富士山的山顶,感觉这样要比夏季万里无云时黑色+红色的富士山更有意思。
出发的时候关东地区还没有出梅,九州地区出了,所以飞到九州的上空天气就变得很赞。
ANA对电子设备的管制要更松一些,起飞和降落时只要把能让设备停止发射无线电波就可以。
甚至起飞和降落我可以把相机这样粘在舷窗上,很期待视频版本整个起飞和降落过程的延时。
另外787舷窗用的是液晶遮阳板,可以用下面的按钮调节挡多少光,途中被我拿来当可变ND用,话说可变ND用这个原理似乎会很方便。
飞机餐是典型的日式料理,主菜是金目鲷而不是鸡肉之类的算是个惊喜。
东京到上海的行程是很短的,拍拍素材,吃了饭,再拍拍就到了。
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处处都有惊喜。
从海关出来,搬来想着能有2-3人接我,结果。。。
坐地铁去上海市区的队伍居然包了一半车厢。
因为BML就在我到达上海之后的第三天,在这之前我只有到达的当天下午和第二天有机会去做准备,所以中途照片就没怎么拍,感谢小伙伴们帮忙拍了其他视角的记录:
7.21浦东机场接426全记录
《初見426》DAY.1 上篇
也真的要感谢当天帮我带过来三家运营商SIM卡的小伙伴,还有一起帮忙带路的小伙伴,这些帮忙让我到达上海的当天就把直播机快速部署,当天晚上就成功做了上海的户外直播。
到达上海的第二天,主要还是测试直播机的可靠性,休整,会场踩点,开会,面基等等活动,这一天因为天气实在有点热,只背了GH4出来拍视频。
BML当天,见识到了刚刚出梅的上海有多厉害,一大早阳光打在脸上就热得不行,气象局发布红色高温预警,当天的气温会达到40℃以上。
幸好到了上海之后就不断出去进行适应。
请我过来公司的展位,当天熊本上海事务所的人也来了,而且当天也有部长的表演。
庆幸这个棚子里是有空调的,不然真的会死。
观众还没有入场的外场,官方直播的三个固定机位还在准备中。
- 看机器上的资产标签上海文广科技,是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单位,B站官方直播的团队貌似就是SMG的人。
- 场外舞台3个固定机位,信号给舞台旁边的切换台,之后实时编码后推流出去,很奢侈的网络直播规格。
- 可惜还是那个定律,就算有好器材但是碰到操作不当的人反而会起反效果,外场表演开始的时候官方频道出了事故,导致信号没博出去,结果开场第一个表演是我这边播出去的,官方信号恢复后即使播放了重播,但是观众也发现我这边的观看体验要比官方更好,之后回去看了对比截图,我认为是因为官方的相机用了LOG模式直出,切换台或者编码阶段也没有加载LUT的原因,我这边有针对直播的预设设置,提高了对比度,饱和度和锐度,所以观看体验会更好一些。
- 当时的场面有点尴尬,外场的大屏幕上各种刷我的直播间,我不断和观众说不要去刷但是也没用。。。其实我根本就没想着考虑过我这样一个半天时间临时部署的方案会胜过经过精心准备官方的直播。
第一天平安过去,接下来到了第二天。
因为第二天还是红色高温预警,40℃的气温,第一天我也发现了一个好机位,为了避免人先GG的意外,这一天直接在不影响别人的位置架了三脚架,这样就可以很稳的拉长焦了,GH4搭配45-175mm镜头等效90-350mm,HDMI输出的信号可以做机内五倍放大,这样就相当于有了一颗450-1750mm,可以直接从这个位置特写到台上妹子的绝对领域。
对,从这个位置稳稳的拍绝对领域才是重点。
当然,这一天官方直播修复,加上官方直播间屏蔽了426相关的关键字,所以这一天的观看人数是正常的。
不过这一天官方的风格预设还是有问题,观众的反馈是画面太灰了。
当天我是这样来一边操作相机一边看弹幕的,虽然手机中途被热挂掉好多次。
当然坐在这里也面基了不少观众,甚至有一位观众还给我送了一张A席的票,真是感谢你们的热情。
第一天考虑到高温用的是CPU占用率比较低的硬编码,第二天因为是固定机位,所以可以把直播机的箱盖打开一些方便热量排出,所以第二天用了软编码。
目前的风道设计可以允许这台原型机在40℃左右的环境工作,差不多已经不用太担心可靠性的问题了,接下来继续缩小体积,加防震和防水设计,可靠性就会比较高了。
唯一遇到的问题是电池过热,虽然没有到烫手拿不了的程度,但是已经很热了,考虑到电池寿命问题打算今后用2块电池并联的方式减少每颗电池的输出电流从而降低发热。
被观众请求自拍一下我在高温下的惨状。
可爱的拉姆雷姆小哥当天非常活跃,相信大家已经早都认识他了。
2天直播的委托完美完成任务,再次感谢一直陪我在会场里的小伙伴,帮我买水,帮我冷却电池真是帮了大忙了。
我的背部出汗量比较多,直播结束后衣服上析出了盐。
很感动的是还有一位妹子听我说日本的西瓜贵我吃不起,大热天特地送了西瓜过来,除了2个西瓜外,还有一盒帮我切好了冰起来,拿过来还带着冰袋的西瓜,更夸张的是还附带了一带牙签,纸巾和一把水果刀,完全没有被妹子这样照顾过的我当时真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之后的一天,见了很多论坛的大触,眼镜壕,Nice麻麻,还有未来将会一起合作的伙伴。
和Nice麻麻去他推荐的店,我已经差不多3年没有吃油这么多,调料这么多,这么辣的菜,那天吃得好爽。
鱼香肉丝,这个日本也基本没见过,这是我最喜欢的吃的菜之一。
可惜时间比较短,最后没机会吃成锅包肉。
与时俱进的小学,我和Nice麻麻在外面盯了好一阵,直到保安大叔走过来。
在上海的最后一天,继续面基小伙伴,经过一位小伙伴的推荐去了一家很棒的新疆餐厅。
当然没想到只是微博和群里发了个集合时间就来了2桌人。。。
而且当天居然有3位妹子过来。
一直没有机会拍妹子,这下终于有机会了,真是多谢你们
然后是一起折腾的男孩纸们:
最后合个影。
可惜当天下午考虑到之后还要拍学校的毕业作品,考虑到体力问题就直接赶去机场准备凌晨的航班了。
今后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好好拍一下上海的。
之所以选凌晨的航班是通过计算后发现飞到富士山附近天刚好亮,一直有两个素材想要拍,一个是在高空拍日出之前的光晕,另一个就是日出时的富士山以及后面的山脉。
高空的黎明成功拍到,可惜当天多云,富士山的状态和出发时差不多,所以没有朝阳的光辉找到富士山山顶。
不过既然拍到就满足了。
之后还会继续发布视频版本,因为这次主要都在拍视频,所以视频内容会比较丰富,敬请大家期待。
后记:
- 结合这一次的经验,下一次回国我会考虑包下一个场地来面基,这次完完全全没有想到大家是这样的热情。。导致直播,出去吃饭的时候始终浩浩荡荡几十人,甚至还有20多人的情况出现。
- 基于这一次的尝试,目前直播机的活动范围已经从全日本扩大到中国大陆,接下来会继续尝试香港和台湾,以及欧美的方案,今后这些主要地方争取只需要很短时间的部署就可以马上投入使用。
- 有同学提议我去B站帮忙当直播的技术支持,其实我有和他们提过,但是没有回复,这不是B站的问题,而是目前的市场状态是大家注重的还是美女,户外等等的手机形式的直播,原因很简单,美女拿着手机卖卖萌,或者直播作个死逗逗乐得到的人气要比我高很多,我的直播关注的是内容、品质、地面,天空,水下的多视角,以及机动性,我相信市场下一步会有所转向,我会努力为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