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saka lemonbig 发表于 2016-8-25 00:17 机娘长文看的好爽,楼主辛苦了~虽然排版有点乱,信息量还是非常丰富的 阈值阈值阈值说三遍,作为系统运维 ... 机娘长_(:зゝ∠)_ 果然排版还是有点乱呢_(:зゝ∠)_多看测评多读书fight 关于那个阀值。。。我一开始想写临界值的_(:зゝ∠)_ “据说阀值是阈值的文盲版”_(:зゝ∠)_
lemonbig Akasaka 发表于 2016-8-25 07:26 机娘长_(:зゝ∠)_ 果然排版还是有点乱呢_(:зゝ∠)_多看测评多读书fight 关于那个阀值。。。我一开始想 ... 机娘 长文…… 我也是从阀值走过来的人,毕竟阀门实在很形象,然而的确没有这个词就是了 话说你主职是从事什么的,为何需要藏这么多机娘在深闺?
Akasaka lemonbig 发表于 2016-8-26 23:59 机娘 长文…… 我也是从阀值走过来的人,毕竟阀门实在很形象,然而的确没有这个词就是了 抱歉qwq老眼昏花2333 恩_(:зゝ∠)_以后注意qwq 主业是一名“女♂子高中生”基本都是自己作死的结果咯,各种需求量也比较大,存储,计算性能什么的
Akasaka 本帖最后由 Akasaka 于 2017-2-10 16:54 编辑 呀嚯~各位好这里是PC426首席女仆又来晒你们一脸~ Kira~☆~ 期待很久的服务器终于已经部署完成了,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写开箱测评了呢~ /*虽然中间还有很多小插曲,有些小插曲截止发稿时还没解决,但都算是碎碎念了,不再提起*/ ======================================== Link to Silver Sky Studio: http://silversky.moe:233/oob-evaluation/server-dell-poweredge-r730xd /*Static Content Cached by Silver Sky Studio Static IIS*/ ======================================== 首先请上我们今天的女主角~ DELL PowerEdge R730xd DELL 13代双路2U机架式服务器。 DELL PowerEdge R730xd适用于数据库,大型虚拟化基础设施和其他数据密集型工作。 DELL的13G服务器相比上一代12G服务器性能提升很大,由于使用了Xeon E5 v3,性能提升了20%以上,内存采用了DDR4内存,带宽提升了15%以上,而且主频支持2400MT/s,内存容量最高可以达到1.5TB /*单条最高64GB,未来可能会支持128GB,总共24个内存插槽*/ /*前几个月Intel发布了Xeon E5 v4处理器,可以通过更新BIOS来向上兼容v4处理器*/ 我这次有幸接触到了Xeon E5 v4家族处理器,Xeon E5-2620 v4 //当然算是个中低端的了(( Xeon E5-2630 v3的话更贵,而且功耗也大,2620 v4核心数和2630v3一样,只是主频变低了,L3 Cache从15MB增加到20MB。 架构从Haswell更新到了Broadwell。各方面的提升详细可以看我之前写的Xeon家族处理器简报 现在DELL官网上的产品Tech Specs里面也直接写Intel® Xeon® processor E5 2600 v4 product family了,貌似大陆的官网定制里面还有v3的选项。。。 ========================================== 开箱篇 外观 ↑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板最多支持24个2.5 inch盘位,但是不得不舍弃前面板的液晶屏。 我这台机型是24+2盘位的,机箱后面在PSU上面还有两个盘位,后面会看到。 存储配置的话有很多种,只不过我直接简单粗暴这样了。。。其实内部还可以加4个3.5盘位的。。订货的时候忘了说了( 等存储不够了直接上PowerVault DAS算了。。。 DELL官方选项: Drive Bays Internal hard drive bay and hot-plug backplane: Up to 18 x 1.8” SSD: SATA Up to 24 x 2.5” + 2 x 2.5” HDD: SAS, SATA, Near-line SAS SSD: SAS, SATA, up to 4 NVMe Express Flash PCIe Up to 16 x 3.5” + 2 x 2.5” HDD: SAS, SATA, Near-line SAS SSD: SAS, SATA 前面板的右侧是一个USB接口(iDRAC Direct ports)一个VGA接口 左侧一个电源按钮,一个Non-maskable Interrupt(NMI),下面是一个系统ID按钮,中间有六个指示灯,后面的图片的话应该能看得更清楚。 前面板的上方有一个EST标签,内含Service Tag和Express Service Code 上面有个配置图。。。。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可以看到后面有24和25盘位。 附件 开始组装((( 恩,没错这台服务器我没要硬盘。直接要了8个盘架,自己撸了6块淫特二SSD。 上面可以看到这台服务器到了之后箱子里面的内含物。 机娘*1 前面板*1 电源线*2 //付两条延长线 安全使用手册*1 保修balabalabala手册*1 盘架*8 恩,都是上级供应商直接装配好封上发来的。 硬盘架的话,默认不带标签的。。。有点尴尬(( 附带四个固定螺丝。 可以看到边上的标记,还支持uSATA 一根电源线和延长线。 内部各组件细节图 机箱内部整体外观 一打开机箱盖我们可以看到导风板上DELL的Logow PSU (Power Supply Unit) R730xd支持1+1冗余电源,在BIOS里面可以设置为Redundant或者关闭Redundant。 关闭Redundant之后可以提升整体输出功率 //记得是这样,现在我用的是Redundant模式最高只能896Watt输出/*警告阀值*/,980Watt/*故障阀值*/ 上面贴着高温标志。。。 有两个情况,像我这样一天到晚没什么负载只有被狂轰滥炸一天跑10几个TB流量的时候才能过120Watt。。 //嘛~嘛~为了节省成本硬件配置比较低((以后有需求再加配置咯=。=反正过一两年肯定会便宜=。=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使用了高階配件,功耗大概达到600-900Watt的时候才会变得很烫 //Redundant模式下电源警告阀值896Watt 750Watt EPP电源,这种电源是有固件的哦=。=可以通过iDRAC管理,还会有固件升级。 DELL官方电源选项: 1100W AC, 86 mm 13G (Platinum+) 1100W DC, 86 mm 12G (Gold) 750W AC, 86 mm 12G (Platinum) 750W AC, 86 mm 12G (Diamond) 495W AC, 86 mm 12G (Platinum) 这次依旧支持AC/DC输入电源,电源从495Watt一路支持到1100Watt。 80PLUS Platinum认证。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密集度会越来越高,带来的会是更高的用电量,所以和几年前的服务器电源相比,80PLUS能效认证会更常见。 恩,又是台达代工的电源。这次这个电源是100-240V宽幅电源,只不过这次并没有说明低电压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电流。或者低电压输出功率会降低。 嘛。。。这应该是这个绑带 /*起码我之前一直是这么用的= =绑住电源线*/ 后面的金手指 //嘛。。。DELL每一代服务器的热拔插电源金手指标准都会变呢 恩,应该能看到那个小LED灯。 各位玩光污染的,可以向服务器学习一下,亮瞎眼,后面会有图。这小LED贼亮 后面板 插♂入~ 这下大家可以看到后面的两个硬盘位(24,25)了,把两个堵头拔掉之后就可以直接上热拔插盘架,而且里面有热拔插SAS背板 四个NIC口,DELL 13G服务器的网卡是可以更换的。。。没错可以更换。。。模块化设计,可以直接拆下来换新的。。 要看图的话在这里,第16页:http://www.dell.com/downloads/global/products/pedge/poweredge_select_network_adapter.pdf 支持2x1Gb+ 2x10Gb BT NDC,4 x 1G NDC,2 x 1G + 2 x 10G SFP+ NDC或者4*10G的HBA/Adapter DELL官方配件: //这样的话,板载有更多的选择了 /*DELL:很好,可以圈更多的钱了*/ Broadcom® 5719 quad-port 1Gb NIC Broadcom 5720 dual-port 1Gb NIC Broadcom 57810 dual-port 10Gb DA/SFP+ CNA Broadcom 57810 dual-port 10Gb Base-T network adapter Intel® Ethernet I350 dual-port 1Gb server adapter Intel Ethernet I350 quad-port 1Gb server adapter Intel Ethernet X540 dual-port 10GBASE-T server adapter Mellanox® ConnectX®-3 dual-port 10Gb Direct Attach/SFP+ server network adapter Mellanox ConnectX-3 dual-port 40Gb Direct Attach/QSFP server network adapter Emulex® LPE 12000, single-port 8Gb Fibre Channel HBA Emulex LPE 12002, dual-port 8Gb Fibre Channel HBA Emulex LPe16000B, single-port 16Gb Fibre Channel HBA Emulex LPe16002B, dual-port 16Gb Fibre Channel HBA Emulex OneConnect OCe14102-U1-D 2-port PCIe 10GbE CNA QLogic® 2560, single-port 8Gb Optical Fibre Channel HBA QLogic 2562, dual-port 8Gb Optical Fibre Channel HBA Qlogic 2660, single-port 16GB, Fibre Channel HBA, full height Qlogic 2662, dual-port 16GB, Fibre Channel HBA, full height 一直不变的VGA+COM,USB从USB+变成了USB3.0接口。 最左边是一个Delicated iDRAC接口,支持10/100/1000 Mbps,然后是一个Health indicator/System ID指示灯。 速率支持那么高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会限制于iDRAC自身芯片的处理性能所以返回数据的速度不会很快。 虽说升级Enterprise之后能启用千兆管理。。。还是没什么卵用。。。因为我已经买了企业级证书装上用了。。。 这是一个iDRAC vFlash SD接口,可以用来插SD安装系统,更新固件什么的=。= 又见Amphenol,没记错的话这个公司手里有好多接口的专利。。 背面的SAS背板,以及一个机箱入侵检测&机箱盖卡口 内部整体外观再放一下,大家可以看到左上角那个Riser没了。。。没了。。。。。 没错又是DELL的阴谋。。。那玩意是选配的!选配的!!!你没选就没有!! DELL对于这几个Riser上面的Slots的说明:/*没错可以有独立的H730P阵列卡,我用的是mini卡直接模块化装在主板上的*/ Slot 1: Half Length, Half Height, PCIe Gen3 x8 (x16 connector) low profile bracket Slot 2: Half Length, Half Height, PCIe Gen3 x8 (x16 connector) low profile bracket Slot 3: Half Length, Half Height, PCIe Gen3 x8 (x16 connector) low profile bracket Slot 4: Full Length, Full Height, PCIe Gen3 x16 (x16 connector) Slot 5: Full Length, Full Height, PCIe Gen3 x8 (x16 connector) Slot 6: Full Length, Full Height, PCIe Gen3 x16 (x16 connector) Dedicated RAID card 然后往下就是Riser2和Riser3,Riser2和3之间的就是模块化网卡。 内部还有4个3.5盘位是把导风板去掉,然后CPU散热器也有变化。 导风板上能看到内存插槽的编号。 //对于这些设计,我那篇Xeon家族处理器简报也提到过E7的。。那才爽,这些到最后还是要打开导风板看(( CPU编号。 11G服务器的话,在CPU位置和RAM位置是有一个类似小窗的设计,能看到部分配件。13G不知道为啥就没了。。。。 散热 接下来说说散热。。。我跟你们讲,这散热极好的,DELL 13G服务器支持风扇调速了 DELL PowerEdge系列服务器在大陆区域依旧使用Sanyo SanAce 60的风扇 //没记错还用过40和80,还有11G服务器之前台达的风扇 //大陆区域以外用的应该就不是SanAce或者台达了,忘了什么牌子了= = //嘛。。。这些还和批次有关系啦=。= 来张AIRFLOW特写=。= 拔出风扇之后可以看到风扇依旧是热拔插设计 //说起热拔插设计,11G服务器的时候取消了热拔插设计。。。变成了每次拔插风扇还要伸手去拔。。。而且还不像普通家用级那样拽着线一拔就下来了,还有个卡扣!而且还要找好角度用力才能拔下来!谁设计的拖出去枪毙十分钟!想想,R510 R610 R710这些2U的服务器,一边万转风扇一边CPU散热器你要伸手去缝里拔风扇的线。。。。 右边应该是个故障指示灯????当时没仔细看修图的时候才看到= = 如果是个指示灯的话,那就应该直接是在风扇架子上的。。。/*没在主板上看到*/ 没错可以直接把一整排风扇拔下来。。 拆下风扇架之后整体内部图 //其实没有内存的地方应该有塑料挡板的,然而供应商定制配置之后忘了装了应该= = //上次还给我发错货发成3.5盘位的 大家可能从一开始就对右边那货感兴趣了 //对,就上面写的SAS A0 B0 A1 B1的那个=。=下面会讲。 存储/阵列卡/HBA/Expander SAS A0和SAS B0是连接到阵列卡上的。我们可以看到又是Amphenol的接口 介绍一下这个借口,这个接口叫HD miniSAS,miniSAS有好几种一种是SFF-8643就是上面那种还有一种是SFF-8087是一种老标准 SFF-8643和SFF-8087最大的区别就是SFF-8643最高支持12Gb/s的传输速度,而SFF-8087最高只支持到6Gb/s 没错普通家用电脑上用的机械硬盘(SATA3)以及固态硬盘(SATA3)最高就是6Gb/s 但是在服务器领域需要更大的数据吞吐量,所以经常会在Premium级服务器上见到NVMe固态硬盘或者Nearline SAS SSD/HDD。 这些硬盘都支持高速度低延迟的数据读写,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现有的SFF-8087标准不够用啊!然后就出现了SFF-8643标准。 Amphenol官网简介/*EN-US*/:http://www.amphenol-datacenter.com/HDMiniSAS-6G12G.htm SAS A1和SAS B1接口。 上面的SAS A0和SAS B0是连接阵列卡的,这俩是连接后面的两个热拔插盘位和放在中间的四个3.5盘位。 其中SAS A1是连接后面俩2.5热拔插的,B1是连接中间4个3.5盘位的,然而我并没有要中间的4个盘位所以也就没接。。 该说说这个东西了,恩。 这个东西叫Expander,恩没错,小伙子你听说过之前的LSI Expander嘛=。=可以自行淘宝搜索一下,绝对丧心病狂的玩意。 一般的阵列卡有两个miniSAS接口,一个miniSAS接口一般来说能分出来4个SATA/SAS接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分四,这样最多就能插8块硬盘。 但是如果你有仔细阅读阵列卡的Tech Specs的话会发现这个阵列卡实际上能连接更多的设备,如果你想连接更多的设备的话,那么你就需要Expander或者集成Expander的SAS/SATA Backplane了。 Expander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电网,电线拉到你家楼,然后再分到每家。只不过数据是双向流动的=。= 这个Expander如果按照DELL的方案的话应该最多能连接30个设备/*前面板24+后面板2+内部4*/ 实际上DELL PERC页面上面写的最多支持32个设备 但是我记得还有另外一个方案忘了怎么弄的了= = 还有你会看到有散热片。。。对。。。她工作起来很烫的/*没错能把丁丁烫废*/ 之前接触过HP的HBA,刚开机不到半分钟就烫手,一分钟你就不敢摸了((到最后你会发现连着挡板都烫手 因为没记错的话这些都是ARM芯片。。。 这个Expander的话,有三个接口是直接插在前面板上的,针脚很细通过插座能看出来。 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非专业人员请勿拆装!非专业人员请勿拆装!非专业人员请勿拆装!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三遍! 我拆完整个手都是抖的,因为我拆的时候一只手太用力,歪了!歪了!歪了!整个PCB是斜着拔出来的! 结果就是里面的针脚也有点歪。。。。 然后拍完这张就装回去了。。。。。 DELL保修条款的意思是:用户只能根据官方手册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如果自己擅自动硬件导致boom,不保修。 这就是模块化安装在主板上的DELL PERC H730P mini卡,别看这小东西这么点,性能很强劲的,板载2G缓存。 可以看到上面和下面也有俩miniSAS口,那俩是如果没装阵列卡的话就用主板集成的阵列卡。。。 主板集成的阵列卡没记错的话应该也很强 /*手上的Precision T7910现在用的就是主板集成的阵列卡,能一路跑到1GB/S-1.5GB/S*/ 有关于DELL PERC的詳細訊息:http://www.dell.com/learn/us/en/04/campaigns/dell-raid-controllers DELL官方给出的PERC阵列卡选项: Internal: PERC H330 PERC H730 PERC H730P External: PERC H830 H330太弱。。。没记错的话就是个HBA。。 H730就是H730P的阉割版,少了1G缓存,控制芯片的话不清楚。 那个H830是用来连接PowerVault DAS存储柜的,而且最多能连接255个驱动器。。。 你要是问我什么丧病的存储柜能装这么些驱动器。。。看看Dell Storage MD1280 Dense Enclosure吧。 而且这些DAS设备还可以像Thunderbolt一样菊花链。。DAS后面每个控制器都有一个IN一个OUT接口,IN是用来接另一个DAS的,OUT是可以直接连到服务器上 Dell Storage MD1280 Dense Enclosure:http://www.dell.com/us/business/p/storage-md1280/pd?oc=&model_id=storage-md1280&l=en&s=bsd 两个Enclosure一个MD1280 DAS,最高有1.3PB的容量。 恩。。。这个东西,咱也说不好是干什么的( 是ALTERA MAX II芯片。详细文档在这:https://www.altera.com/products/cpld/max-series/max-ii/overview.html ALTERA现在是Intel公司的一部分 没错这是iDRAC芯片。 DELL PowerEdge 13G服务器直接把iDRAC芯片集成到主板上了,11G服务器还要单独购买模块安装。 //R410及以下还需要单独的iDRAC Express模块,再插上iDRAC Enterprise模块才能使用,R510及以上可直接安装iDRAC Enterprise模块 这块iDRAC芯片默认是iDRAC 8 Express,可以通过购买iDRAC Enterprise License升级到Enterprise版。 旁边一块镁光的闪存 后面就是些晚上拍的照片了,我看看有要讲的再讲点 啊,对这里晚上拍的能看清了所以说说电源键下面那块小面板上写的啥。 第一排从左到右是Health indicator,硬盘故障灯,电源故障灯。 第二排从左到右是温度警告灯,内存警告灯,PCIe警告灯 详见:Diagnostic indicators 手印压上去了(( 上面的图我是减了曝光度和高光的,要不然真亮瞎眼(( 服务器这些LED的设计不像普通的笔电上的灯之类的还有减少亮度的设计,防止亮瞎眼(( //有些厂商就没有,用个笔电我眼都快被闪瞎了 测评篇 测 CrystalDiskMark 4.1.0 Shizuku Edition x64磁盘性能测试 嘛。。。顺序读写还是能看的。。。 4K。。。甩锅给缓存(( Cinebench R15 CPU性能测试。 没错你会看到比I7-3930K还弱,但是相比Xeon E5-2630 v3就弱了一点点 //没办法这拼主频的东西,2630主频高了点。I7还有之前的Xeon X系主频都高,所以没看头。 //Xeon E5主要就是多线程,适用于虚拟化,数据库一类的使用环境。 mysqlslap性能测试测试进行中。。。 别吐槽了啦((人家就会用用这些简单的工具啦 基准的性能测试就够了( 别太期望write和execute性能,query可以期待一下因为都buffer到内存里面去了( 昨天玩脱了然后WinServer在C盘创建了一个32G的分页文件。。。 [indent]之前烧毁的R410以及被摔坏的2950没有进行性能测试所以无从比较。后来临时使用的V480笔电姑且先比对一下吧( /*两个MySQL Server都使用的是默认设置,没有进行特殊的更改*/ [/indent]unique queryLenovo V480(I3-3110M+4G+128G SSD): mysqlslap.exe -a -C --auto-generate-sql-unique-query-number=500 --create-schema=test -c 100 -p [indent]Average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495.781 seconds. Min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495.781 seconds. Max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495.781 seconds. Number of clients running queries: 100 Average number of queries per client: 0 [/indent]DELL PowerEdge R730xd(Xeon E5-2620 v4+32G+6*240G SSD RAID10): mysqlslap.exe -a -C --auto-generate-sql-unique-query-number=500 --create-schema=test -c 100 -p [indent]Average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139.984 seconds. Min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139.984 seconds. Max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139.984 seconds. Number of clients running queries: 100 Average number of queries per client: 0 [/indent]============================ unique writeLenovo V480(I3-3110M+4G+128G SSD): mysqlslap.exe -a -C --auto-generate-sql-unique-write-number=50000 --create-schema=test -c 100 -p [indent]Average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1.515 seconds. Min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1.515 seconds. Max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1.515 seconds. Number of clients running queries: 100 Average number of queries per client: 0 [/indent]DELL PowerEdge R730xd(Xeon E5-2620 v4+32G+6*240G SSD RAID10): [indent]Average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0.531 seconds. Min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0.531 seconds. Max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0.531 seconds. Number of clients running queries: 100 Average number of queries per client: 0 [/indent]============================ 只跑了query和write因为execute昨天下午跑了俩点都没跑完。。。 mysqlslap.exe --auto-generate-sql-execute-number=100 --create-schema=test -c 50 -p === 话说昨天想生成随机数据跑测试的时候把MySQL玩炸了 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 0.做数据库不管你用机械还是固态请使用RAID5做阵列并且选好阵列卡不然不如不组阵列 1.做好buffer你会爽死,因为query的话会直接从内存里读取。这又引出第二条。 2.选好内存,如果服务器专门用来做数据库的话估算好自己需要多少内存才能把整个数据库全buffer到内存里,当然像我这样预算不够就没办法了( 我好菜啊.jpg ============================ iDRAC 接下来讲讲我最喜欢的部分,iDRAC。 讲道理,看外观,可以去看产品照,比我拍的好多了;看测评,可以去ZOL,专业的小编写的也比我好。 但是转了一圈貌似没人写iDRAC。 ↑iDRAC Enterprise登入界面 //实际上Express也是,升级之后就是把Express换成Enterprise了=。= 第一次访问的时候会提示证书无效,因为是iDRAC自己签发的。 [indent]您的连接不是私密连接攻击者可能会试图从silversky.moe窃取您的信息(例如:密码、通讯内容或信用卡信息)。 [/indent][indent]NET::ERR_CERT_AUTHORITY_INVALID [/indent] 这在Chrome下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说虚拟控制台无法打开。因为打开虚拟控制台的时候会有一个弹窗出来进行验证,然而那个也是使用https的,证书依然无效,Chrome会卡死( //DELL有一个很蛋疼的设计问题,就是iDRAC控制台会自动检测系统语言/浏览器首选语言,然后显示不同语言。这就不好不好的了,比如说中文翻译就很难受,有些就应该是英文能看懂的东西偏要强行机翻成中文。。 System Summary系统摘要的话。 依次是: [indent]系统运行状况,虚拟控制台预览 服务器信息,快速启动任务 下面是工作记录和系统日志 [/indent]======================= 系统运行状况:电池,风扇,机箱入侵,温度,电压,电源设备,可移动闪存介质。 电池:电池主要检测是主板CMOS电池状况和PERC电池 风扇:里面分为风扇状态,风扇配置,系统散热信息。 就像我前面说的,DELL 13G服务器支持调节风扇速度,并且根据温度来调整风扇速度,还有警告阈值,还可以估算系统气流。 还可以设置散热配置文件,可以调整为最高性能或者最低功耗 //在另一个设置选项卡里,可以设置散热配置文件,最高排气温度限制,风扇速度偏移和PWM模式最低转速。 //我把最低转速设置成1%,但是启动之后还是会26%,当然26%就已经很安静了,相比起之前所有的服务器。 //特别是PowerEdge 1950,2950这些,开机不管温度多高都会一直最高转速,大概1W-1.4W RPM 机箱入侵:机箱入侵是什么,就是你机箱盖开没开。。。。。 温度:有新鲜空气,温度探测器,主板进气环境温度历史数据 有关于新鲜空气这个东西我们需要讲一下,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 这个其实是一项技术,叫做Fresh Air Initiative(“新鲜空气”技术) [indent]能够让您的戴尔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产品在45˚C (113˚F) 的环境下工作——帮助您大大节省数据中心的冷却成本。借助戴尔的“新鲜空气”技术,您可以在无需冷却装置的情况下运营您的数据中心,从而大幅度节省成本:平均每年每兆瓦IT可节省10万美元以上的运营成本和300万的资金支出。 [/indent]doge 恩,所以我的自家机房不用空调也可以了 电压:这不用讲看图就懂。。。 电源设备: 根本没啥好看的就不截图了( 主要就是PS1和PS2的: 状态(是否存在); 输入功率(900); 输出功率(750); 固件版本(00.24.71); 部件号(***********); 类型(AC或者是DC)。 可移动的闪存介质:那个就是我上面说的iDRAC用的vFlash,然而我没使用,联机状态就显示Absent(缺失)。 vFlash也是很有用的 0.它可以开启iDRAC Enterprise其他的功能比如说独立的Log 1.用户可以把它设置成可引导设备,出了问题可以远程使用里面的镜像诊断系统问题,恢复或者重做系统之类的 //当然这种情况是我们尽量避免的 Whitepaper by Cori Rizzo: http://media.community.dell.com/en/dtc/attach/using_vflash_on_idrac6_final.docx DELL Community EN-US – Sever Management – Wiki: http://en.community.dell.com/techcenter/systems-management/w/wiki/dell-vflash-feature-on-idrac ======================= 虚拟控制台 这个东西的话,是肥肠有用的~ //没错那俩字我故意的 因为机房一般是不去的,正规机房要进去还很麻烦。 /*没记错应该是要提前预约,去了之后还要填来访纪录什么的,有些机房还有安检,生物验证什么的*/ 所以你不能服务器一连不上了就跑去机房拖出来接显示器键盘看看出什么问题的(( 放在机房的服务器一般出现问题是能远程解决的问题就尽量远程解决掉,硬件问题没办法,可以直接联系DELL的攻城狮去机房直接换掉,涉及到数据安全的还需要本人到场。 上面说过,使用iDRAC Virtual Console的时候要尽量使用Firefox或者IE,因为弹窗有时候会因为Chrome的安全策略导致超时,弹窗超时之后虚拟控制台会提示验证超时,然后关闭虚拟控制台。。。 而Firefox的话可以加白名单的=。= === 接下来来讲讲这个虚拟控制台的功能及作用。 //为什么感觉没啥好说的 说白了就像是直接在服务器上插了个显示器一样,远程桌面,SSH这些只能进系统之后才能使用。 这样就方便很多了,比如说开机的时候遇到某个故障需要按F2才能继续启动,这样就可以直接连上虚拟控制台按F2继续启动。 同样需要进BIOS,iDRAC LifeCycle Controller,DELL Diagnostic tools一类的,可以直接在虚拟控制台上完成操作。 === 同时,虚拟控制台还有一个很有用的功能,那就是可以连接虚拟介质。 打个比方说就像是你弄的虚拟光驱。 把本地文件映射成远程虚拟光驱或者可移动介质。 当然还支持Keyboard Macros, Aspect Ratio, Touch Mode还有Mouse Acceleration ======================= 服务器信息没什么好说的,看看就知道了,就是一些很基本的系统信息和iDRAC信息,还有服务器位置(可以自己填写) 快速启动任务:最基本的开关机,冷引导,System ID指示灯开关,查看日志,更新和回滚,重设iDRAC。 工作记录:就是记事本/维护记录一样的作用=。= 最近记录的事件:开关机,硬件故障,硬件更改等都记录在此。 ============================== 硬件概述: 这个硬件概述就是一个记录系统性能的工具,在超出阀值时给出警告。 但是记录不是很准确,我之前满载了大半个下午也没记录下来只记录了30%使用率_(:зゝ∠)_ 大概看看就好,比监控软件是差好多啦~ ============================== 存储概览: 存储的话,上图是一个概览,可以看到硬盘的状况和存储日志。 这是标识页面,用来标识硬盘的,比如说要拔出指定硬盘但一堆硬盘不知道是哪个的话,就可以让LED闪烁来确定硬盘位置。 还可以让虚拟磁盘的LED灯闪烁 //这个虚拟磁盘里面包含的所有硬盘 虚拟磁盘选项卡中,我们可以看到虚拟磁盘的健康状态和属性。 同时,还可以进行创建,管理,识别等操作 === iDRAC是个好东西,但是咱讲的不是很好( ============================== 总结:DELL R730xd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是位置有点尴尬。 下有R730,上有R830 R730只不过少了8个硬盘位,R830是四路E5的产品 工业设计上,各种热拔插,模块化设计使得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性能上来看,好吧看不出啥,咱用的都是中低端配件( iDRAC Express/Enterprise为远程管理提供了方便快速的解决方案。 再加上DELL Openmanage Essentials 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没测评,我也没时间装上看看,详细可以看看DELL官网的介绍:https://www.dell.com/en-us/work/learn/openmanage-essentials 本篇End~ === 本来6号就想写完发了的,当天晚上想早点睡然后就写了个开头,结果第二天凌晨急性肠胃炎,大半夜被爸妈抬去医院,6点多才从医院出来。 7号大概发烧烧了半天,折腾一晚上+一上午,本来只是肠胃炎最后还发烧。。。差点烧成智障(( 8号大概是完全恢复了,把这个开箱测评写了一半,然后键盘空格又GG了,这篇文章有一部分是我拿手机写的,然后找出来个我小学用的键盘才把剩下的写完。共耗时6天 === 好了,到此为止(( 大家就看看这个穷逼娶了个深院大小姐,然后拼命还债吧(( 好了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