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uand 于 2016-10-20 10:47 编辑
lemonbig 发表于 2016-10-19 22:26
1/60s短曝一样,我没放而已,老制程导致高感动态不行?
呐我还拉上5D3了,动态范围还不算重大提升?
大兄弟你别激动,我不是黑佳能,只是对单块CMOS的一项指标差异说说。和机子整体价值优劣无关。

在EV等级上,我之前也说了,现在各家已经调教到了一个水准。这代机器是一个水准的。
你说的D810拥有极高的起始动态,随ISO提高动态下滑曲率明显大于其他机型。这个的原因和我之前说的一样,传统传感器低感和高感动态范围不可兼得。低感需要的是高精度,高感需要的是高速度。
就如同这个数据,因为两台机器的常用ISO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调教的思路不一样。
至于制程和热噪的优势,你看DR的Ev等级当然看不出来,因为DR和热噪就八竿子没关系。
单纯的DR测试标准是欠曝多少档加上过曝多少档可以拉回来,这个测试标准和方法是什么样的呢?
用灰度卡拍摄,然后增大或者降低光圈和亮度,直到最暗部两个灰阶融为一体,或者最亮部两个灰阶融为一体。然后看最大最小曝光等级的倍数。
但这个和有没有噪声,拉出来的可不可用根是两码事。所以就得看另外一个参数。

色彩灵敏度,楼上我说过了,色敏越高,在暗部欠曝拉回来后彩色噪点越少。要不然你亮度是拉上来了,拉出来的全是噪点,依旧不可用,没有实际意义。亮部的话高光溢出都没救,不是噪点的问题,所以如果单张拍摄都会用欠曝一两档去拍。
色敏感差的直接导致暗部提亮出来的东西可用不可用,只是分辨出灰阶并没有实际意义,毕竟你拍的不是黑白照片,这个很多人说的拍黑白照片噪点低一样,但你又不可能这么用。
单看DR有点类似看相机的ISO直接看最大标称,所以得出D5的327万ISO比1DX2的40万高四档一样,然而1DX2的实际可用ISO比D5高一档,D5高感反而更烂。
宽容度一样,宽容度并不只取决于DR指数,还有上面我说的CS色敏,还有曝光总量太低造成的散粒噪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