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们为什么要做娘化这件事?
答:可能是因为我动漫看的比较多,宅圈混的久吧,对于自己朝夕相处的东西总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设想。在此之前娘化显然已经是个略微泛滥的素材了,万物皆可萌,从舰队Collection、到国内的这些手游,少前啦这些,娘化已经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了。那么怎么才能有更强的参与感或者说更佳的使用/游玩/欣赏体验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其实对于我们的现实世界来说,无论是船还是枪,都是很难接触到的东西。但是钢笔确实确确实实存在于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这个答案就很明显了,钢笔有着其他娘化素材所不具有的特点,那就是“可体验性”。答案这不就出来了嘛(笑)。然后另一个动机就是其实很久之前,大概是13、14年那个时候,我就想着我在ACG圈子里,思考过存在过,可能以后的我因为现实、工作,不会像现在这么开心的去玩,真的很想留下些什么呢。我不是画师,也不会写出来精彩的文,最后似乎发现做个本子似乎也是个很好的选择(黑脸)。
问:本子里收录了13支笔,你选择这些笔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最早我定的笔娘名额其实是10杆,初衷就是想,这个本子的内容不管对于钢笔党们还是对于普通的动漫爱好者来说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笔,还都能看懂。这就很有意思,选钢笔这件事本来就是个人主观很强的一件事,比如说当时我甚至还想出百乐贵妃(捂脸)。我们当时讨论了一下,“五大”是一定要进去的,然后是日系三大家、国笔代表英雄以及凌美。选定了牌子之后呢,确定到具体型号、具体配色就真的很复杂了,想选经典的搭配吧,你会发现很多笔都是“温润如玉”的黑色鱼雷。这时候的核心思想就是最好要独特,有着一定的代表性。避免不了的会有主观掺杂进去,不过确定的时候还是尽可能的保持了客观公正。后来加进来的3杆笔是凌美狩猎者、维斯康蒂伦勃朗和百乐743。狩猎者是画师的强烈意愿,毕竟小网红嘛;然后是伦勃朗,是钢笔六六在我这里设计的形象,最后的743是我个人的脑洞,既然74都有了,不来个姐妹花吗?
问:你们是怎么设计这些笔娘的呢?
答:首先要明白两件事,第一,去画出来这些笔娘的画师对于钢笔的理解是远远没有咱们深刻的;第二,虽然他们并不理解,但是数位笔却握在他们手里。设计这个问题向来都是不简单的,并且《文具少女·钢笔篇》作为一个“同人志合刊”,对于每位画师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都应该给予尊重。你说一杆笔去娘化,该从哪个方面入手呢?咱们看到的这些,配色、外表、特点这些;然后是这杆笔本身的故事、品牌渊源等等,还要考虑到设计出一个有性格有脾气的活生生的人物,讲真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每个人心目中的钢笔(笔娘)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先把介绍、品牌故事、人物设定都给画师交代清楚,细节上也是,怎么去设计,最后大家看到的形象都是我们和画师之间达成共识之后才画出来的。
问:这个企划以后还有什么打算吗?
答:毕竟才刚刚开始,而我又是在这个企划上费了很大心思,不管怎么说我都会好好运营下去。这才是第一本,我尽量保持了风格的“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的恶搞或者猎奇什么的,因为这个我估计会被队友吐槽好久(苦笑)。这次的产品做的其实很有限,只有本子本体、钥匙扣和明信片。因为认真来讲这次就是试水嘛,为了更加稳妥,所以才选择了最精简的配置(挠头)。以后会才《文具少女·钢笔篇》的基础上拓展一些周边产品,你们想到的或者期待的都有可能做出来。然后是后续发展的话,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期待《钢笔篇2》、《中性笔篇》之类的。并且《文具少女》这个名字本身也已经说明了这个大家庭里不止只有钢笔,还会有很多不同样式的其他文具。
问:《文具少女》的世界观是什么样子的呢?
答:这点我很惭愧,其实我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举例子来说,《舰队Collection》中的舰娘们的定义就是船的本体,换句话说就是舰船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而隔壁南主催那里的《天朝铁道少女》里的则是少女工程师,本体是活生生的萌妹子。在《文具少女》里,笔娘存在的形式和二者都不一样,笔娘们是由钢笔幻化来的,所以说不是钢笔也不是人类(白眼)···
在我们的策划案里是这么写的:
“世界观是《文具少女·钢笔篇》剧情走向的命脉;
钢笔娘为钢笔幻化而成,原因不明。
无数同型号笔中只有有限数量变为了人形。
笔娘们为了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及理解其他的“自己”而尝试着融入造物主的社会。
每个笔娘生产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被大家族收养,有的靠自己打工生活 。
她们以现实为舞台演绎者各自不同却又同样精彩的故事。”
但是——其实这只是整个世界观的一部分,而我们计划的背后的大世界观基本上是可以拿来写小说甚至做手游的(笑)
毕竟不得不承认,小说也是同人文化里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嘛
问:本子马上就要完成了,一组走来有什么感触比较深的吗?
答:其实我是一直在写日记的,日记里写的是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基本上和本子相关的每一件事。其实这么长时间也是一直在成长的,看着当时写的那些话就很有感触,有的画师还和我讲了很多人生哲理,很久之前听说过一个段子,说是一个合格的主催应该是用聊天的艺术去催稿,陪着画师一起度过一个个肝稿的夜晚。画稿子长期来看的话并不是画完就走人的事情。总之真的经过了很多很多难忘的事情!前几天写微博推文的时候甚至都有点想哭出来,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真的明白做一件事的辛苦。最后,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这本凝结了我一年的实际和精力的,充满诚意的本子吧!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有梦想一定要坚持,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你究竟能做到哪一步,或许几年之后,甚至并不用几年
你就会感到由衷的佩服自己
我们的人生不同,却同样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