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6, null, left]这几天,有消息说,中国移动已推出“全球最优惠的套餐”,用户只需要15元即可享受Wi-Fi包月。[/p][p=26, null, left]作为一个用户,我很乐意看到更便宜的数据资费,但就产品设计而言,我不得不认真地建议一句:运营商,请慎推“无上限包月”类业务。[/p][p=26, null, left]可以理解,运营商推出类似的套餐,往往有更全盘的考虑,比如深度捆绑某部分细分用户,比如完成“流量收入占比”的KPI的关键指标,比如缓解现网上的流量暴涨压力,或许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原因。[/p][p=26, null, left]但即使有再多的原因,都请记住三点:[/p][p=26, null, left]第一,套餐的制定很容易,但要取消很困难,尤其是当用户发现某个“BUG功能”,可以通过这个套餐获得巨大价值之时。[/p][p=26, null, left]第二,任何一个意料外的因素,都有可能毁掉一个好的套餐、好的业务。[/p][p=26, null, left]第三,实践已经证明,运营商的政策存在巨大的延后性,也就是说,今天出台的政策,它的作用和负作用往往会在几年后才真正显露。[/p][p=26, null, left]此前沸沸扬扬的20元WAP包月卡纠纷,就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前车之鉴。[/p][p=26, null, left]在2005年刚推出之时,中国移动的网络承载还有较大富裕,用户使用更多的流量,就是更多的边际收入。[/p][p=26, null, left]但现在看来呢?中国移动的网络已经因为流量爆涨压力濒临崩溃,这些用户依然可以用无限的流量来24小时下载,甚至做穿透接入。[/p][p=26, null, left]结果,尾大不掉。[/p][p=26, null, left]而现在推出的“15元Wi-Fi包月”,未来会不会成为另一个“WAP20”,成为又一颗等待引爆的地雷?[/p][p=26, null, left]1、话音、短信等传统业务的萎缩衰退已经加速,未来“流量经营”在收入中占据比重将不断上升。[/p][p=26, null, left]2、Wi-Fi的新技术(802.11u)已经支持实时切换,未来极有可能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蜂窝网络的数据分流补充网络。[/p][p=26, null, left]3、在中国复杂、混乱的分销渠道体系下,针对特定区哉、特定细分用户设计的套餐,随时可能流出到其他地区,其他用户领域。[/p][p=26, null, left]4、在当前的网间结算规则下,用户产生的任何网间流量都会为中国移动带来净支出。[/p][p=26, null, left]5、主套餐规则与“存话费赠送”、“活动赠送”等不同,后者有期限,可以随时停止,前者修改或中止将面临巨大的用户投诉压力。[/p][p=26, null, left]或许,还会有更多我没有想到的趋势和可能,扩大这个套餐的实际影响。[/p][p=26, null, left]希望到时候这种套餐卡不会也被炒到上千块一张;希望运营商不会因为巨大的问题宣布中止套餐服务;也希望不会有用户举着横幅标语,到运营商门口抗议。[/p][p=26, null, left]当然,先完成眼下的KPI或许才是最关键的事情,反正未来再有多少麻烦,反正也都是有继任者来考虑,与己无关。[/p][p=26, null, left]最后顺便问一句,这个套餐的卡在哪办?我也准备赶紧去买一张囤着。[/p][p=26, null, left]嗯,这应该是个好主意。[/p][p=26, null, cente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