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4G商用牌照,我国三大运营商均获得TD-LTE牌照。这必定促使TD-LTE在我国获得如火如荼的建设和部署。 其中,中国移动计划今年部署TD-LTE基站数达到20万个,TD-LTE网络覆盖100个以上的大中城市,下一步计划扩展到300个以上的城市。中国电信选择LTE FDD和TD-LTE融合组网的方式来逐步展开重点城市的4G网络建设。
放眼全球,TD-LTE也步入了快车道。根据GSA的数据,截至2013年10月中旬,全球范围内已有18个国家开通了23张TD-LTE商用网络,此外还有40多个商用网络在计划部署或正在建设之中; 目前全球TD-LTE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00万户; 全球发布的TD-LTE终端已经达到274款,其中包括43款智能手机。可以说,经过4年来的商用部署实践,2013年TD-LTE商用已经进入成熟期,网络覆盖迅速扩展,用户数指数增长,终端种类和数量持续上升。
作为TD-LTE的坚定支持者,爱立信多年来一直努力推动TD-LTE在全球的发展进程。无论是系统设备研发、商业化推广,还是打造端到端能力,爱立信均拥有全球良好声誉的成功产品与经验。截止到2013年10月,爱立信已经在全球6大洲签署了超过180个LTE/EPC合同,其中110个已经商用。此外爱立信还始终不断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LTE产业链成功经验,植根中国并贡献于全球TD-LTE产业链的发展。
五方面优势表现突出
爱立信对TD-LTE的贡献源远流长。早在4G标准确立阶段,爱立信就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等合作在3GPP中实现了TD-LTE物理帧结构与LTE FDD的融合,为TD-LTE破冰4G迈出最实质性步伐。在后续TD-LTE向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提案的过程中,爱立信也始终活跃在国际标准组织中,TD-LTE能成为全球4G标准爱立信可以数是功不可没。此后,爱立信致力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积极参与到工信部及中国移动组织的TD-LTE试验中。
爱立信对于TD-LTE的一大贡献在于,TD-LTE与LTE FDD存在极大的相似性,爱立信在LTE FDD的积累可以应用到TD-LTE中,加快TD-LTE的发展。众所周知,4G标准包括LTE FDD和TD-LTE,它们拥有OFDM技术、多天线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上行SC-FMDA技术等众多共性技术,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核心网、传输网方面没有太多差别,仅因为双工方式的不同而在基站系统中射频部分存在一些差异,总体来看LTE FDD和TD-LTE这两种同根同源的技术拥有95%的相似性,两大系统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相互借鉴。为此,爱立信一直非常支持TD-LTE和LTE FDD的协同发展,积极致力于把LTE FDD的先进成果引入TD-LTE,并和国内运营商及厂商在基础研发和标准化方面进行了大量合作,一起推动TD-LTE的发展。
第一, 爱立信TD-LTE/ FDD LTE/GSM共平台的设计和业内最先进的系统板卡化设计架构,有力支持无线网络的灵活部署和长期演进。
第二, 最全面的商用TD-LTE无线产品线,涵盖F频段8通道、F频段2通道、D频段8通道、D频段2通道、E频段1&2通道,可以全方位满足各种场景的建设和快速部署的需求。
第三, 爱立信是最早支持并唯一在主流运营商实际部署2G/3G/LTE公共核心网的厂商。
第四, 爱立信EPC/HSS产品可以提供业内目前最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是唯一支持FE池组和CUDB 1+1+1方案的厂商。
第五, 在业务支撑系统(BSS)方面,拥有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实时计费和实时策略控制融合解决方案,完全满足LTE/PCC条件下的实时用户体验调节需求,实现网络能力与产品套餐和客户服务的深度结合,助力移动宽带的价值兑现;在运营支撑系统(OSS)方面,爱立信的通用运维平台支持GSM、LTE和TD-LTE,助力实现接入网的平滑升级;深入精准地实施客户网络监控,多维度终端用户及应用分析将为盈利增收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