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 发表于 2014-10-26 22:35
这个我也没兴趣跟志趣不同的辩论
个人观点不同吧
我的印象里无论怎么跟老师辩论
关于和志趣不同的人辩论:
确实,有些时候,如果对方连一些基本观点都不明白的话,
每次讲到一个观点都需要另外用很长的时间去解释。
这确实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反应是不一样的。
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吧,辩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巩固与提升自己的方式,
因为通过辩论,能够马上了解到自己有哪些地方是不足的,
也能够熟悉别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去学习怎么反驳。
当然,这要建立在真正辩论的基础上,而不是谩骂。
关于跟老师的辩论:
我的猜想是,
你可能只是一直在陈述自己的感情,
或者在辩论中没有坚定的论点,也没能在原因上反驳对方
(也就是说,没能理清自己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也没能指出对方说法的根据有什么不对)。
举个例子吧,
我大学的时候曾经转专业,可是我挂科太多,到了马上要被勒令退学的程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会有任何专业肯收我(制度上也规定了挂科不可转)。
还好,我争取到面试的机会,于是和那些不想收我的老师辩论。
论题大概是关于“对自己负责”。
对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学习,学习好才能对自己负责。
对于这样的观点,
如果我只是一味地强调“没兴趣是不可能学得好的”,这只会被认为是逃避,
因为没兴趣但比我学得好的人多得是,
再说,谁也不能保证就算自己有兴趣就一定能学好,
最终只会被认为是为自己的挂科找借口。
我的反驳是,
所谓对自己负责,并不是靠学习好来实现的,
因为学习好只是表现出来的东西,并不能代表自己。
能够代表自己的,是内在的爱好,天赋或才能,
也就是说是和兴趣所挂钩的这些自我,
不通过这些自我的实现,得到的永远不是对自己负责,而只是顺从他人的要求罢了。
然后,对方说:尽管如此,你也必须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完成学业才能做出改变。
(对这样的话,我理解为对方无力反驳我而只能尝试用权威来压制我,于是,直接否定权威就好了),
反驳:
“说到制度与学业,那么我想问问,难道制度是为了让学生完成学业才设计的吗?这不对吧,制度的设计难道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身吗的能力吗?这么说的话,那就应该是制度要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要适应制度。当制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制度就应当要被改变。”(注意这里要注重加大声量,在语气上压倒对方。)然后,老师就沉默不回答了。最后的结果是我被破格允许转专业……
说这么多,这确实是一个思想的系统性的问题,
因为不仅要知道观点,还要知道这观点的前因和后果。
至于大环境:
可能这有种现代的“政治正确”的意味,
意思是,说出的话如果不符合大众主流的观点的话,就是“政治不正确”的。
自己不被人理解,然后慢慢地会有被孤立的感觉。
(因为人们对于自身所理解不了的事情,第一反应总是先去否定,而不是尝试去理解。)
嘛,就我个人来说是不害怕这种环境的,
因为自己足够强大的话,对方的这些行为会变得很可笑。
再说,害怕这种事情只会让人止步不前。
如果说有什么要做的事情的话,我想大概是
“能走多远走多远,直到把对方抛到看不见自己的地方。”
手机方面的话,我倒觉得没必要被收了就破罐子破摔,
我高中手机被收过5.6次,每次都一个星期就靠自己拿回了,
靠各种办法……成绩保证,状况说明,诡辩,隐瞒事实做不公平约定之类的,哈哈哈哈……
书的话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推荐,全都是西方的经典著作,
就是从古至今构成现代世界的那些思想,对思想的整个逻辑体系很有帮助。
这在国外都是从小就会学习到的,而国内却基本不讲,
只把人蒙在鼓里,然后弄得脑袋里的逻辑就像一缸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