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入了视频坑之后就很少没有发图文内容。。。真是抱歉。
最近在效率上重新取得了更好的平衡,于是图文内容会作为视频内容的预告,更新会开始陆续恢复。
这一次会以图文游记的形式带大家去横滨看一看。
▲横滨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会很熟悉。
这是一个欧式建筑与传统日式建筑,以及日本现代建筑结合的都市,加上一片美丽的城市港口点缀,成为了很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同时横滨的中华街也被很多国人所熟知,这些地点大家都可以从今天这篇游记中看到。
在游记开始前,需要提一下横滨不得不说的历史:
▲横滨是日本开始吸收先进的“国外”科技、食品、文化的第一步。
日本人近代让很多人为之生畏、对各种知识和技术强大接纳吸收并消化的能力。
以及强大的建造效率,还有打破世界观的灾后重建效率。
横滨正是记录着这些日本人特性的最佳平台之一:
1889年,横滨是围绕横滨港刚刚兴建起来的城市。
以下是1874年的横滨港地图:
▲1923年横滨因为关东大地震,整座城市几乎全毁,1929年横滨重建完成。
1945年横滨遭遇美军空袭,下面在网络上找到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当年横滨的受损状态:
(日本又被美帝扔原子弹又被美帝地毯式轰炸搞成这样,然后再到那次经济危机又被美帝狠狠刮了一次,但是现在还是很崇拜美帝,各种方面也说明了日本人的另一个特性。。。。
▲红色部分是当年横滨被夷平的区域:
▲1950年盟军撤出后,横滨又一次进行了重建,发展为现在的横滨市。
经历两次全毁重建的横滨到了今天,从125年前的5.4平方公里,通过多次填海扩张后,达到了今天的437.4平方公里。
以下现在google地球的横滨区域截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是在140多年之前在横滨和新桥之间修建的,而现在,日本仍然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
日本逆天的建设速度。。。。
下面,让我来带大家一起逛一逛这样一个充满着异域风情,同时又很“新”的城市:
首先我们的绿城从交通说起:
▲东京去横滨的方式非常非常多,考虑到这一次会涉及在横滨购买一日通票,所以先从最简单的方式介绍:
首先搭乘JR的京浜東北線,到达横滨。
▲京浜東北線的识别色是蓝色,分为快速和各停。
▲不知道之前的文章里面有没有和大家讲到过?
站名下面的数字代表到达这一站需要的时间。
比如从上野坐到横滨需要47分钟。
▲沿途的小惊喜。
▲话说回来,万圣节快要到了。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
雕像的名字叫做小便小僧。
科技树点歪而且勤劳的11区人民。。。总是努力让所有东西萌起来。
▲东京和横滨现在基本上各种建筑已经连在了一起,所以感觉电车就像在一座城市里面穿梭。
▲关东地区的树才刚刚开始变黄,秋季篇的取材目前仍然没办法开始。
▲一直很在意这些在铁轨旁边住的人,他们的是不是已经达到听到电车的声音就可以睡觉的程度。。。
▲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先在横滨站下车,我们要在这里先出站,然后购买一张横滨的一日通票。
横滨站内部用红砖墙来装饰看起来好别致。
▲对于哈尔滨人来说,看到这种欧式风格就像回到了家一样,感觉好亲切。
▲出站后画风完全不同。
另外标牌右侧的[みなとみらい線](港未来线)是东京去横滨的另一个方式,不过因为找买票窗口的难度较高,不推荐刚刚来日本的同学尝试。
不过这条线有一个决定性的优点,一路地铁从东京市区内直接坐到横滨中华街,这条线我在回程会乘坐,后文会给大家提供对应的信息。
▲首先去买通票。
一般通票都会在[おトクなきっぷ](特惠车票)这里找到。
PS:售票机的屏幕贴了缩小可视角度的膜用来保护隐私,所以屏摄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太好看的暗角。
▲横滨的一日通票推荐[ヨコハマ▪みなとみらいパス](横滨▪港未来PASS)。
这张票面值520日元(折合30RMB)可以覆盖几乎所有横滨值得一去的地点。
▲指定使用日期,因为我是买来直接用,所以选择“本日”
▲大人的意思同中文,成年人。
[こども]是小孩的意思。
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对应的选项。
如果上面几项都不属于自己组团的搭配,那么点[その他のご利用人数],手动输入大人和小孩的数量就可以
最多支持7张票的同时购买。
▲确认使用日期,票种和人数,之后点击确认。
▲投入对应的金额。
非常喜欢日本自动售票机的超高效率:
硬币可以不用自己数要投进去多少钱,投币的时候直接一把全部灌进去,让机器帮你数出需要的金额,多余的自动退给你。
纸币可以不同面额一沓塞进去。
当然找零的时候也是行云流水的一把硬币或者一沓纸币瞬间出来。
车票如果同时购买多张也是直接出一沓,而不是一张一张出。
PS:下面的广告是,有NFC功能的手机可以实现直接在网络上买票后,刷手机进站坐新干线,当然现在的月票也可以这样买。
▲总共出来两张票。
上面的一张是通票,上面标注了可以随意上下车的区间。
▲第二张是说明:
区间内JR线的普通、快速列车,港未来线随意乘坐。
列车停运的话也不能退票。
使用日期无法变更。
有效期间内未使用状态下可以在窗口退票。
▲接着,拿着刚刚买到的票重新进站。
这里就是画风彻底变掉的交界处。
另外日本轨道交通系统的闸机也是值得一看的机械杰作。
这东西内部有及其复杂的构造。
开始注意到是因为当初我发现自己的票无论正反还是前后各种方向放入闸机,最终票出来的时候肯定是正面、正向朝自己,而且如果插入的是回数券,那么票面上会被打印检票站名,并且这张磁票也会同时被记录进站站名。
很多闸机支持三张票叠放插入检票机后直接通过三个人,这三张票也会分别做“姿势调整”和印字、磁气记录工作。
上面所有的动作完成过程非常快,大于我快速步行通过闸机的速度。
官方资料为一张票通过上面所有流程用时0.6秒(票在闸机内通过的速度为2.5m/s),3张同时通过的话1.4秒。
▲偶然的机会看到站员打开闸机,然后我惊呆了。。。
你们。。。科技树还能不能点的再歪点。
(上面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个目的地:樱木町
▲忍不住再拍一次很有感的欧式风格。
▲因为这一站的所有车都到樱木町,所以坐哪一辆都可以。
▲好有感的一段下坡。
▲越来越能理解11区为什么电车宅/铁道宅那么多了。(貌似我从天朝开始就具备的铁道宅属性暴露了。。。
没错,你们可以在数字化的驾驶台上看到了机械怀表放置槽,而且里面还真的放了机械表进去。
就算到了今天,日本的电车司机们仍然在用机械表来确认停车和发车时间(真的会每站都看。
日本的电车驾驶台和乘客车厢之间都会用透明玻璃来间隔,但是注意不要在拍照的时候用闪光灯。
▲到达樱木町站。
▲樱木町站是原本横滨站的所在地,也是日本第一条铁路的终点站。
▲星巴克无处不在。。。
▲从前樱木町站的照片。
仔细看了看图上的注解:
左起第一张图:
1969年左右,正在使用自动售票机的客人。
左起第二张图:
1971年左右,横滨站的自动售票机开始支持找零。
…………
▲横滨,横滨交通和樱木町的历史。
▲站外的樱木町站的模型。
▲额。。。路上耽误太多时间了。。赶紧去折腾正题,开始我们的横滨之旅。
下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