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bg]1.jpg[/postbg]其实应该是在上周末更新的,但是周末苦于去板砖,周五家都没回一直到周日晚上10点才下班,所以只能拖了,不过我这不是来了嘛~
教程到这也算是差不多了,我的初衷也只是为大家介绍一下简单流程,让大家上手比较方便,这个软件还有很多详细的功能与效果,只能靠大家去摸索了。
前面从建立工程-导入素材-时间线认识-常用工具做了一些介绍,后续的步骤只差输出了。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输出。
输出对大家来说可能不是很陌生,很简单,咱们在Pr里面的各种剪辑加工只是在工程文件的内部作文章,而剪辑工作终将要以视频的形式作为最后的成品,输出就是针对现有工程进行编码、压缩、封装处理,为最后的成品视频进行最后的加工。
在进行输出前,我们首先要确定下视频的出入点,也就是说最后视频是从入点渲染到出点。在时间线上设置入点(I)与出点(O),被选中的视频出入点之前会以高亮显示
设置完成后我们进行导出(ctrl+m),会出现如下面板
这个面板中包含了各种视频信息,我只介绍下常用的几个
导出格式为什么要选h264,编码原理我也不懂,h264的视频大小压缩率与画面清晰度比较合理,反正就是性价比特别高的压缩方式,选它就好了。
预设,如果选择了avi或者qt等编码格式,你需要进行分辨率、制式、帧频等参数的设置。如下图
我还是直接给结论:分辨率按照视频素材大小进行设置,常用的有1080P(1920*1080)、720P(1280*720),这两个都是属于高清的,480p(720*480)是标清的,一般前两个分辨率比较常用,如果播放设备有特殊尺寸需要,可以在下方的视频设置中修改,
点击输出名称可以更改输出路径,导出音视频不解释了。
这个面板上大部分都不需要调整,除了视频这一栏中的一些参数,如果我们需要进行更改点击后面的勾即可激活前面设置,其实这里很多参数都是取决于你素材质量的,如果说素材质量很低,这里修改也没有用。整个面板中左方是最后视频的渲染结果。
在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整个后期剪辑流程到此为止。
其实说了那么多,视频制作还是一个创作大于操作的过程。对软件的熟悉程度决定了你视频质量的下限,而创作与思考则决定了视频质量的上限。所以我希望大家去接触一些镜头语言的相关书籍,去学习各种景别的所表现出的影响,去理解推拉摇移带给我们的感受有何不同,去感受视频素材之间淡入淡出交叉叠化等转场的适用场合,去体会音视频结合所带出的节奏。
希望大家能抱着下面的心态去创作视频~
所谓影视
简单一音一画
却足以摄人心魄
-完-